河南省油茶生物学与高值化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油茶生物学与高值化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
一、建设情况
信阳市油茶面积140余万亩,占河南省油茶总面积的97%。年产鲜果25.5万吨,茶油年产量1.6万吨,综合产值超43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19年9月17日,习总书记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考察调研时指出:你们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根据河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于2021年12月批准建设河南省油茶生物学与高值化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二、组织框架
联合实验室实行主任责任制,设实验室主任1名,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副主任1名。联合实验室成立由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和团队带头人组成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确立的整体战略指导下,管理委员会就联合实验室各方面进行管理。联合实验室设办公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秘书1名,负责联合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公共平台仪器运行与管理、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三、研究方向
河南省油茶生物学与高值化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围绕增产、提质、增效、生态的发展目标,期望能够攻克油茶产业链中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油茶产业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生态强市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团队前期已围绕油茶经济性状形成、大别山油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油茶鲜果采后处理技术、油茶病虫害防控技术、两茶间作高效栽培技术、茶油个性化食品研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已形成3个固定的研究方向:
1.油茶基因组学及种质创新:针对当前油茶基础研究薄弱、重点开展信阳本地野生油茶优品质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机制解析、油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同时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信阳农林学院等科研单位,以收集保存的当地油茶优良群体种和特异种质资源为基础,深入挖掘油茶重要遗传资源,构建核心种质育种群体。
2.油茶高效生态栽培:探索有害生物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开展生态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建立轻简、高效、生态栽培技术体系和优化模式;研究建立油茶低产林多层次综合评判技术和评估体系,建立油茶低产林地力恢复和产量提升技术体系,为油茶栽培增产增效提供保障技术。
3.油茶高值化利用研究:以打造信阳茶油品牌、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为目的,系统研究信阳茶油品质特征,构建茶油溯源和真实性检测鉴别技术;开发油茶适度精深加工技术,研制系列功能性茶油保健品;研究主要副产物的增值利用技术,开发新型化工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四、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3人,其中高职人员占固定人员比例42.5%,35~49岁中青年人才占固定人员比例85%,博士学历占固定人员比例95%。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后研究人员16人,省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2人,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2人。研究人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
实验室团队学科结构以园艺学专业为主,同时汇聚了遗传学、作物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发育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中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形成了年龄结构和学缘关系合理、专业背景互补、研究方向和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队伍。
五、成果概述
河南省油茶生物学与高值化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已发表代表性论文32篇,申请专利5项,出版专著1部,牵头制定油茶相关河南省地方标准3项,信阳市油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1项,完成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项目合计21项,合作取得新工艺4项、新产品12项。
- 上一篇:河南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